2019年高考微作文告诉了我们什么?

2019-07-01 13:55:35  浏览:574  作者:管理员

高考北京卷,仍保留10分的微写作题目。今年的三个题目是这样的:


《呐喊》中哪一篇作品的结尾,令你印象深刻,给你带来启迪?要求:复述大致内容,陈述理由,150字左右


②在《红岩》《平凡的世界》《老人与海》中,选择一位“内心强大”的人,写出其“内心强大”的表现。要求:写出人物姓名,150字左右。


③在《边城》《红楼梦》中,谁是“心清如水”的人?写一首诗或一段抒情文字赞美他(她)。要求:写出赞美对象的姓名和特点,不超过150字。



     当然,这三个问题是可选的。在其中涉及5本书,包括中外文,古代,现代和当代。单独看这些主题并不难,但它们是独一无二的。作为第一个问题,选择《呐喊》,留下深刻印象。



     

 看起来这些书并不难懂,但是,这里有三个要求,


一是复述大致内容;

二是要陈述“印象深刻、带来启迪”的理由;

三是有字数限制,150字左右。


       这个要求就非常高了,这就不仅要求学生的复述和理由言简意赅,更要求要前后一一对应,顺理成章。

       

       应该说,出题者的意图在于考察学生是否真正认真读过这些作品,阅读时是否有过自己的思考,当然,既然是微写作,就考察学生的驾驭语言文字的功底和能力。

      

       北京的“微写作”,表面是写,但考察的却是读,可以说是一种读写结合的最佳形式。



目前,我们的语言教学强调学生应该阅读更多,许多地方正在推动“大阅读”。


然而,许多教师对大阅读没有很好的理解。当他们引导学生阅读时,他们仍然是“教学风格”的指导。学生没有时间阅读,或者让学生难以阅读,深入思考。


所谓的读后心得也多是拾人牙慧,没有自己的独特思考和见解,更不要说对自己有什么启迪了。


北京卷2019的这三道题目,巧妙设置了真实的阅读与言说情境。很好地解决了名著阅读考题向来难以检测考生是否“真读”的问题,只要学生在平时“真正”读过思考过,就能够有话可说。


北京卷2019的微写作提醒我们,学生要学好语文,不能仅受限于课本篇章,非“大阅读”“真阅读”不可,而这个阅读,一定是“一千个读者,一千个哈姆雷特”式的个性化阅读,这样的阅读,才可以使学生在真正提升人文素养的同时,“应试”能力更得到有效提升。



通过上面的高考微作文,我们可以看出在大语文时代读书储备量的重要。当然了,虽然我们常说“开卷有益”,但也不能忽视书籍内容,选正确,有价值,有意义的书籍,在此基础上,更不能忽略读书方法,“读了”不是目的。


而是要“口到”、“眼到”、“心到”,真正把书籍内涵读透、读懂。


引领孩子有兴趣、

有质量地阅读。

青枣读书是专业的,

下面是郑重小预告


青枣读书在2019年每年一百本书的筹备中,高考微作文范围内的书目全部在内,针对今年的高考题目,《红岩》、《平凡的世界》、《老人与海》、《边城》、《红楼梦》、《呐喊》这六部原计划年底推出的作品,我们提前为小会员们安排上了!




  其中,《老人与海》《红岩》两部作品将分别在7月14日和7月28日提前上线喽!

快快来青枣读书,让孩子们打下阅读基础,不会因日后的需要而为难!



评论区

共 0 条评论
  • 这篇文章还没有收到评论,赶紧来抢沙发吧~

【随机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