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比课本语文更重要
读书比课本语文更重要
有一位叫李路珂的女孩,她两次跳级15岁考上了清华,20岁攻读清华大学建筑学博士。当人们都用看待天才的目光看她时,她父亲却说女儿并非智力超常,她与别人的区别只是在于当别人的孩子还在拼命去读背一些无关紧要的,最多只能供翻翻而已的文字时,他在让孩子读经典作品。
李路珂的父亲坚持让女儿有大量课外阅读,认为最好的少年时光应该去读经典作品。他对现在的学校语文教育很不满,认为“在无关紧要的文字上喋喋不休,浪费过多光阴只会毁掉人的一生。”由于他的这种想法与学校教育有矛盾,他还让孩子休学三次,以便女儿能无拘无束地自由阅读。大量的课外阅读给李路珂带来了生命的智慧和成长的轻松。
如果学校中没能为孩子们提供足够阅读条件,课外阅读就一定要在家庭中补足。在青枣读书接触的家长中,不少人对阅读与语文学习的观念认识不足,有的家长甚至阻挠孩子的课外阅读。他们很关心孩子的成绩,听说读课外书对学习有好处就让孩子读几天,可孩子刚刚产生阅读兴趣开始出现着迷的样子家长就担心了,怕耽误学习,又赶快把孩子拉到课本中。这些家长总认为读课外书不是学习,学课本才是学习。
在小学中确实有这么一种现象,一些孩子从不读课外书,考试成绩经常很高,而一些经常读课外书的同学在考试中并未显出优势。这是因为小学语文考试一般都是紧紧围绕课本来的,考试前就对教材的反复训练确实会让孩子们表现出好成绩。实际上不少人的成绩只是一种假象。并不是孩子们作弊了,而是这样的考试不能考察出学生们真正的“语文水平”。 语文成绩假象一般只能维持在小学阶段,一旦进入中学尤其是高中,语文考卷和课本的联系越来越弱,成绩与阅读量的相关性就显现出来了。高考语文试卷除一些古诗文外,绝大多数内容和教材无关,它考察的基本上都是学生真实的语文水平,死抱着教材学语文的学生进入中学后就会越来越力不从心,到头来在最关键的高考场上恐怕也难以获得好成绩。而一个语文水平真正良好的学生,可以从容面对任何形式和水平的考卷,高考成绩也不会表现得平庸。
大多数家长和教师做不到有勇气能够让孩子甩开语文教材来学习,当然我们也不需要过于极端地抛开常态的学习方式,但我们至少不要唯教材是从。首先认识到课外阅读的重要性,然后才能大胆地将课外阅读引进孩子的学习中。
青枣读书——帮孩子爱上阅读,我们是专业的
★1、根据小学生的理解记忆特点,通过多样的表现形式用15分钟讲解中外小学生读物、名著、科普读物。
★2、用形象丰富,情节精妙的“讲故事”的方式激发孩子的阅读兴趣,打开孩子对“书”的好奇心。
★3、只用20%的趣味画面吸引孩子,让孩子有更多听和用脑理解的时间,以练习阅读的专注力和理解力。
★4、既保留原书经典的风格,又结合了各个年级所应该掌握的语文知识。
★5、把产品分成“故事演绎”、“家长导读”两部分,在讲述故事的同时为广大家长分析作品价值、写作风格、写作背景、思想价值等,以方便家长陪同孩子共同交流书籍内容与心得体会。
有任何问题,扫码添加青枣读书客服微信号:(qingzaodushuhu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