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策解读|“语文要素一览表”应该包括哪些内容

2019-07-04 10:21:52  浏览:3440  作者:管理员

广告banner.png


最近,很多人在网上转发《统编小学语文教科书一至六年级各册人文主题与语文要素一览表》。


想到可以快捷地“一览”十二册教科书的人文主题和单元重点学习目标(语文要素),谁不充满期待呢?笔者当然也充满期待了,但是,打开文档,不免令人又一次失望了。下面是其中一册的表格—— 


7.15.1.jpg


令人失望的,依然是“语文要素”——“一览表”中呈现的,是不完整的“语文要素”,只有阅读要素,没有表达要素。


这样一来,无疑是将写话、习作(还有教科书中没有明确在导语页呈现的口语交际等板块的学习目标)等排除在“语文”之外了。


关于“语文要素”,笔者曾经不揣浅陋,针对人教社专家发表的文章和编写的《教师教学用书》,提出过同样的质疑:为什么将“语文要素”和“习作要求”区分开来?是学习表达不属于语文的事情,还是“语文要素”本来就只是为阅读学习创造的术语?


7.15.5.jpg


“语文要素”到底是个啥东西


试着再说说“语文要素”


从2016年至2018年,关于到底什么是语文要素,专家们一直语焉不详,但从他们的报告、文章中可以窥见,他们口中的语文要素,指的仅仅是阅读训练要素,与表达没有关系。


2019年,大多数教材编写专家的报告、文章中,仍然将语文要素局限于阅读训练要素,但笔者欣喜地发现,陈先云老师对语文要素做了重新解读:“所谓语文要素就是语文训练的基本元素,包括基本方法、基本能力、基本学习内容和学习习惯。”


“统编语文教材从三年级开始,每个单元一般从阅读与表达两个方面各安排一个训练要素,每个单元有两个重点训练要素。


每个单元的教学目标直接体现在单元导语中,每个课后思考练习题围绕着单元的训练要素出题,教学目标明确,可操作性增强了。”(陈先云《统编小学语文教科书能力体系的建构》)陈先云老师的解读,还明确了一点:所谓每个单元的“语文要素”,就是单元的重点学习目标——“每个单元的教学目标直接体现在单元导语中”。


7.15.4.jpg


既然如此,在梳理每个单元的语文要素时,是不应该将表达训练要素遗漏掉的。


这样辨析之后,我们还可以进一步追究:口语交际的学习目标,是否也应该属于“语文要素”范畴,还有一二年级的字词学习?当然应该。


不过因为不是每个单元都有口语交际学习内容,为了突出读和写这两个语文学习的重头戏,从三年级开始的单元导语中没有涉及口语交际训练要素,也还可以理解。如果将口语交际训练要素加进去,肯定更有价值。


显然,网上热传的《统编小学语文教科书一至六年级各册人文主题与语文要素一览表》是一份不完整的“一览表”,是“一览有余”而且是“大余”的表。


怎样的一览表才是完整的、才是名符其实的“一览”表呢?把表达训练要素加进去,最好是将口语交际训练要素也加进去,才能称为“一览表”。以五年级上册为例,表格内容应该如下:


7.15.2.png

7.15.3.png


青枣读书——帮孩子爱上阅读,我们是专业的

有依有据.png


★1、根据小学生的理解记忆特点,通过多样的表现形式用15分钟讲解中外小学生读物、名著、科普读物。

1.png


★2、用形象丰富,情节精妙的“讲故事”的方式激发孩子的阅读兴趣,打开孩子对“书”的好奇心。

2.png


★3、只用20%的趣味画面吸引孩子,让孩子有更多听和用脑理解的时间,以练习阅读的专注力和理解力。

3.png


★4、既保留原书经典的风格,又结合了各个年级所应该掌握的语文知识。

4.png


★5、把产品分成“故事演绎”、“家长导读”两部分,在讲述故事的同时为广大家长分析作品价值、写作风格、写作背景、思想价值等,以方便家长陪同孩子共同交流书籍内容与心得体会。

5.png

爱心.png


广告banner.png


扫码关注青枣读书微信公众号

微信公众号.png

评论区

共 0 条评论
  • 这篇文章还没有收到评论,赶紧来抢沙发吧~

【随机新闻】

返回顶部